中国禁止洋垃圾,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大有可为

2018/7/10 14:29:33

2017年7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下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WTO)2017年年底前紧急禁止4类共24种固体废物入境。直到正式生效这天来临,世界才发现,中国作为全球最主要…

2017年7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下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WTO)2017年年底前紧急禁止4类共24种固体废物入境。直到正式生效这天来临,世界才发现,中国作为全球最主要垃圾接收国的时代结束了。在此前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废弃物进口国,废弃物成为了中国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材料来源。仅去年一年,欧洲、日本和美国向中国出口了2700万吨废纸,730万吨塑料废料,这些塑料废料价值37亿美元,占全球废塑料总额的56%。

一、现状

每年有超过800万吨的塑料被倾倒入海洋。每分钟,全球在使用超过100万个塑料袋。 每个塑料袋的平均“工作寿命”只有15分钟。它们的降解需要1000年。根据《科学进展》杂志2017年发布的一项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起,全球已生产了83亿吨塑料重量相当于1.84万座位于迪拜的世界最高建筑哈利法塔,5.6万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或5500万架巨型喷气式飞机。在其中,63亿吨塑料彻底成为废弃物。只有9%的废弃塑料被回收,12%被焚烧,剩余的79%则会被深埋在垃圾填埋场或在自然环境中累积,有的被倒入海洋,成了一碗浓稠的“塑料汤汁”,容量几乎是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小。按照目前生产趋势,研究人员推测到2050年,全球将有大约120亿吨塑料垃圾。

二、声音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意识到传统塑料对于环境的破坏,面对白色污染顽疾,英国、欧盟、韩国政府也做出了表态。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宣布启动一项新的25年环保计划,重点是“向塑料宣战”,旨在2024年前“消除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垃圾”,如手提袋,食品包装和一次性吸管。这项计划推出的主要措施包括“敦促各大超市设立无塑料通道”,去除对新鲜蔬菜水果的包装,终结不必要的塑料浪费。“塑料垃圾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严重的环境灾害之一。仅仅在英国范围内,每年一次性塑料丢弃后造成的垃圾量,就能够填满1000个伦敦阿尔伯特皇家音乐厅。”特蕾莎⋅梅说。

欧盟正式拉开了与塑料废弃物的战争。欧盟呼吁到2026年,成员国公民人均一年使用的塑料袋数量能从90只减少到40只。到2030年将对全部塑料包装实行回收,对55%的塑料进行再利用。欧盟还将投资3.5亿欧元进行研究,实现新型塑料生产和回收,并向成员国提供指导消费者对可回收塑料的分类和收集的方案。他们还计划在欧洲大街小巷建立更多直饮水点,来减少人们对瓶装水的需求。并在塑料包装上印上更新的标签,让消费者更清晰地判断它们的可回收性。

韩国资源循环联合会正在召集全国1.3万家回收公司,计划对废弃塑料等回收资源的收集进行规范化处理。

目前,我国每天塑料袋使用量高达30亿个,全年使用塑料袋重量在680万吨,其中以塑料购物袋为主。近年来,随着快递、外卖等新兴行业迅猛发展,塑料包装使用量亦非常可观。有媒体统计,国内互联网订餐平台一天使用的塑料餐盒量约达4000万个,快递行业一年需要120亿个塑料袋、247亿米的封箱胶带,其中绝大多数是不可降解的,回收率非常低,只能废弃掉或者焚烧,环境污染压力很大。

从治理白色污染的角度看,确实有必要将快递包装袋、塑料餐盒等新兴行业包装也尽快纳入禁塑范围,并且早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禁塑令”,并鼓励使用环保包装,降低不可降解塑料包装的使用量,从而将白色污染降低到最小化。

从社会经济和科技历史发展来看,每一次重大社会变革都离不开技术进步,“禁塑令”也应聚焦于科技,支持企业积极投入研发,通过技术革新,加大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的应用领域,鼓励从业者和消费者使用生物降解塑料包装。

2015年1月1日起,吉林省实施全国首个省级“禁塑令”,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环保和社会效益。阿里巴巴菜鸟网络联合32家中国及全球合作伙伴启动菜鸟绿色联盟--“绿动计划",承诺到2020年替换50%的包装材料、填充物为100%生物降解绿色包材。国内电商另一巨头京东启动“清流计划”,旨在携手供应链上下游伙伴,推动供应链端到用户端的绿色化、环保化。宣布到2020年,京东物流50%以上的塑料包装将使用生物降解材料。

生物降解塑料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完全生物降解材料,易于改性,适用于制作各类一次性膜类材料,如包装袋、购物袋、垃圾袋、快递袋、地膜及食品包装等新型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下游应用非常广泛。这些产品不仅在力学、耐热、拉伸等各方面性能与传统塑料制品相比旗鼓相当,更重要的是产品无毒、无异味,易被自然界中多种微生物或动植物体内的酶分解、代谢,最终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三、总结

我们坚信,随着政府的大力引导和加速推进、社会企业的广泛参与、人民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必将大有可为,“白色污染问题”终究会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