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是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标志性项目和先导性项目之一,也是保持一流生态环境质量的现实需要。
按照“限塑”工作安排,海南将分步骤、分阶段组织重点行业和场所率先开展“限塑”试点工作,从而为今年年底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实施打好基础。
从今年8月1日起,海南“限塑”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这意味着,列入《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第一批)》(以下简称《目录》)的塑料膜袋、餐具等两大类10小类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将逐步退出市场。
“限塑”实施后,海南省如何确保替代品供应?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加强全流程管理、让“限塑”工作切实可行?围绕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让读者更多地了解海南“限塑”背后的情况。
海南通过举办限塑主场活动,向公众展示全生物降解塑料替代产品,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这是超市新上架的全生物降解型塑料餐具,主要原料是淀粉基塑料、甘蔗纸浆。”近日,海口市某超市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我们已经把塑料吸管换成了纸质吸管,请旁边自取。”在位于海口市国兴大道的一家星巴克咖啡店内,消费者也发现了“限塑”后的变化。
星巴克纸质吸管
近期,记者在走访部分餐饮企业、商超时发现,不少“限塑”后的替代品已出现在公众生活和日常消费选择中。
今年3月,海南以负面清单的形式明确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种类。
“目前海南一次性塑料袋年消耗量约为4万吨,一次性塑料餐具年消耗量约为2.5万吨。”海南塑料行业协会的一名负责人介绍,伴随“限塑”工作的推进,替代品的供需双方都想找到“对方”。
按照海南相关工作安排,今年8月至11月,海南机关单位、学校、医院、大型商超、国企、旅游景区等重点行业和场所率先实施“限塑”试点工作。
替代品的市场需求已出现,产能也在逐步形成,但如何高效、有组织地促成供需双方密切对接,打破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还需要“助推力”。
今年6月初,张四化来海口参加“海南自贸港全生物降解材料制品产业招商及供需对接座谈会”。这场由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职能部门共同“搭台”举办的会议,吸引了省内外20多家全生物降解材料制品生产企业,以及省内多家酒店、餐饮、景区、学校、机关食堂等用户代表参加。
蒋伟丽也参加了座谈会。“我们需要对接的平台和‘窗口’,来筛选和确定替代产品供应商,参加这样的会很有必要。”她说。
为企业找订单、为用户找供货商,让供需双方对接,正是这场座谈会举行的目的所在。
对于“限塑”而言,替代品是否能够有效满足需求至关重要。“我们负责保障‘限塑’替代品需求,推进全生物降解材料制品产业发展。去年以来,我们一方面积极推进省内相关企业转型生产,尽快形成产能;一方面大力引进外来项目落地。”省工信厅副厅长陈万馨在会上表示。
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省内有5家企业正在转型或已完成转型,具备生产能力的有4家,企业上报的生产能力为每年1.2万吨。
据介绍,预计今年底前,海南可形成全生物降解袋类制品产能3万吨/年以上。新引进的深圳裕同3.6万吨/年植物纤维餐具项目和中科院理化所3万吨/年全生物降解塑料改性料及膜袋制品项目已落地海口。
而属于全生物降解塑料上游板块的6万吨/年PBST(生物可降解类聚酯新材料)项目已选址洋浦经济开发区。这标志着海南正在推进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谋划全产业链发展,形成流通、商业和监管闭环
遏制“白色污染”蔓延已成为广泛共识。“限塑”带来的替代品需求将给海南产业整体升级换代带来新机遇。省内外相关行业企业整装待发,积极从全产业链谋划发展替代品产业。
“要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开发新型全生物降解塑料种类,结合海南本地特点研发相关制品,逐步降低成本,不断拓展应用领域。”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晖表示,海南有相应的上游产业基础和地理区位优势,再加上海南自贸港建设政策优势,可规划延伸产业链,逐步带动新的替代品产业集群发展。
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海南省将借鉴其他省份全生物降解产业发展经验,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创新激励政策,增加发展动能;通过完善地方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市场准入、产品监测、产品溯源和市场监管等闭环管理流程,推动替代品生产和应用有序发展,推动省内形成全生物降解制品产能。
微信小程序里搜索“海南省禁塑工作管理”
省生态环境厅土壤和农村环境管理处工作人员陈曦介绍,这一平台旨在建立协同推进的“限塑”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稳步推进“限塑”工作、促进全生物降解塑料替代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建立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回收利用体系、强化市场监督执法闭环管理、大力推行绿色生活方式,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强塑料废弃物污染防治工作。